为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,优化法治化商环境,6月7日,舒城法院召开“服判息诉率”指标提升专题研讨会。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张笑琳出席会议并讲话,分管院领导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营商办成员参加会议。
会议指出,立案阶段,要提示诉讼风险,做好诉调分流工作,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途径解纷;诉前调阶段,要了解案情,组织调解,完成诉讼材料补充、当事人追加、鉴定评估等事项,以期提高审判效率;审理阶段,要认真做好诉辩意见、证据的交换,组织庭前质证,向庭审要效率,注重提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,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;判后环节,要加强答疑,耐心地进行释法明理,消解当事人的心结和疑团,增强裁判的可接受性,提升服判息诉率,减轻当事人诉累,节约司法资源。
会议强调,一要增强思想自觉。办案人员要将提高服判息诉率的意识入心入魂,把服判息诉作为执法办案的硬道理,让每件案子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。要正确适用法律,公正司法,追求法律效果,更要辨法析理,践行司法为民,实现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二要注重分析研判。各部门要加强对“服判息诉率”指标的分析研判,找准症结,以具体化、针对性措施抓好指标提升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,咬定不放松,凝聚工作合力,细化阶段目标。审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和调度,发挥提升全院审判质效“指挥棒”作用。
三要强化结果导向。强化类案检索,对“多发易改”的建设工程等类案以及新型疑难复杂案件,深入研究,确保裁判思路的正确性和妥当性。强化对发改案件的专题分析研究,及时梳理发改案件,尤其是要加强对类型化问题、上诉案件以及个案的深度思考和分析研判,避免类似问题反复错。